EBET易博(中国)

相关推荐
水刺非织造布行业规模与驱动因素分析(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0-02-03 13:43:14

水刺非织造布行业规模与驱动因素分析(附报告目录)

1、行业概况

水刺非织造布是一种顺利获得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高分子聚合物、纤维状集合体等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柔性材料,其综合了纺织、造纸、塑料和皮革四大柔性材料的优点。水刺非织造材料是非织造材料中技术含量高、产品风格好、应用领域广、备受消费者好评的产品之一。

2-20020313442W45.jpg

相关报告: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国内外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市场前瞻与供需格局趋势报告

2、行业特征

水刺非织造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家庭护理、工业基布、服装衬里等行业领域,需求较为刚性,行业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特征。国内水刺非织造布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3、产业链关联性

现在,在国内除极少数企业可以用棉花为原料生产非织造布产品外,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大部分企业以涤纶、粘胶等化学合成纤维为主要原材料,经过生产加工后制造出可供下游医疗卫生、家庭护理、工业基布、服装衬里使用的非织造材料。

4、水刺非织造技术水平和特点

水刺法又称水力缠结法、水力喷射法、射流喷网法,是利用高速高压的水流对纤维网冲击,促使纤维相互缠结抱合,达到加固纤维的目的。水刺非织造布的质量和性能主要取决于水刺工艺的控制,其与水刺加工过程中水刺压力、水针直径、水针排列密度、水出口到纤网的距离、滚筒机平板的配置、输网速度、水刺用水水质等因素有关。从水刺运用的原材料来讲,不同原材料非织造布的生产所要攻克的原材料处理、工艺设计的技术难题不同,不同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也不同。现在,国内采用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为原材料生产水刺非织造布的工艺技术已基本成熟,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各厂商采取低价的竞争策略。而采用棉为原材料生产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由于原棉含杂质多,纤维成网不均匀而生产技术难度大,仅有少数厂商成功开发出全棉水刺非织造布,从而进入高端、高附加值的卫生材料市场,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5、水刺非织造布市场规模及竞争情况

水刺非织造布在我国的开展时间较短,但是近几年呈高速开展态势,行业产量不断攀升,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开展前景的重要品种。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数据,2018年我国非织造布的产量为593 万吨,其中纺粘、针刺和水刺非织造布是占比最大的产品形态。其中,棉类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开展尤为迅速,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统计,2015 年我国全棉水刺无纺布生产线仅有26 条,在下游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棉类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开展迅速,2018年我国全棉水刺无纺布生产线已达到45 条,总产能达11 万吨/年。

我国水刺非织造布行业现状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单线产量低。国内水刺非织造布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程度高,采用低价策略竞争。行业内少数优质企业顺利获得在资本、人才、技术方面的持续滚动投入,拥有了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开发出了受到市场欢迎的产品,其本身快速开展的同时引领了行业开展趋势。

行业内企业从事水刺非织造布生产与销售包括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等,该等公司主要以涤纶纤维、粘胶纤维为主要原材料,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棉纤维为原材料的全棉水刺无纺布生产具有差异。

(1)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水刺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9 条水刺生产线,生产能力4 万多吨,生产线规模在国内水刺非织造材料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产品适用于美容护理、民用清洁、工业用材、医用材料等多个领域。该公司2018 年销售收入9.36亿元,2019 年1-6 月销售收入5.10 亿元。

(2)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水刺无纺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水刺生产线6 条,生产能力可达3.5 万吨,产品主要运用于湿巾、婴儿湿巾、妇女卫生用品、革基布、汽车内饰和医疗卫生用品等领域。该公司2018 年实现销售收入8.65 亿元。

(3)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凭借着全棉水刺无纺布安全、环保、舒适的特性,公司在医用敷料领域开发出了仿纱布片、仿纱布垫等可替代纱布的产品,在消费品领域革新性地开发出了纯棉柔巾、纯棉湿巾、全棉表层卫生巾及棉尿裤等产品。

6、进入水刺非织造布行业的主要障碍

(1)资金壁垒

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属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厂房和生产线建设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此外,随着我国水刺非织造布行业的快速开展和日益规范,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水刺非织造布企业在研发、设备、人才等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因此企业若无一定的资金实力则无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2)技术壁垒

水刺非织造布是织造布行业中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子行业,行业技术涉及材料学、纺织学、化学、高分子材料等多学科领域。水刺非织造布企业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品牌壁垒

水刺非织造布行业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家庭卫生、工业基布、服装里衬等多个行业领域。行业企业需要较长时间积累品牌影响力才能拥有稳定的客户群。新进入者只有不断提高产品、销售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才能取得良好的形象和口碑,与行业现有企业展开竞争。

7、影响行业开展驱动因素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大力支持行业开展

国家出台的产业政策有利于非织造布行业的长期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修订版)》中鼓励“采用编织、非织造布复合、多层在线复合、长效多功能整理等高新技术,生产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需求的产业用纺织品”。同时,《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开展规划》中列举的重点领域和产品中包括:“高端医用防护产品,开发生产基于非织造布材料的医用一次性手术衣、一次性防护口罩及手术铺单。新型卫生用品,采用生物可降解型、抗菌、超吸水等功能性纤维原料,提升婴儿尿布、妇女卫生用品、成人失禁用品、功能湿巾和工业擦拭布等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重点开发面层材料和导流层材料,研究开发材料的可降解性能,提高面层材料的柔软性和功能性,以及导流层的蓬松性和复合化,增强可持续的差动导流性能。”

2)下游需求空间巨大

水刺非织造材料作为医疗卫生、家庭护理、工业基布、服装衬里等下游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其开展受到下游行业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消费升级,材料应用领域扩大,非织造布下游行业需求持续稳定增长,有助于了水刺非织造材料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不利因素

1)整体技术水平及产品档次有待提升

现在我国大部分水刺非织造材料生产企业技术积累不足,缺乏产品研发升级和工艺改善创新的核心能力,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局面一方面导致部分厂家因工艺技术不过关而限制了有效产能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得多数厂家主要依靠仿制领先企业产品进行生产,产品低层次、同质化竞争的现象严重。新材料、新工艺的中高端水刺材料产品占比较低,产品档次有待提升。

2)行业总体规模较小

我国水刺非织造材料行业起步较晚,规模相对较小,企业生产产品品种较为单一,产品结构中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化新产品占比不大。水刺非织造行业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下游行业需求变动的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有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