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桌面领域,近年来出货量同样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是整体出货量依然保持在 0.5 亿台/年左右。近两年采用国产 CPU 的桌面产品开展迅速,但市场份额仍不足 5%,增长空间巨大。国内服务器领域,2020 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为 350 万台,同比增长 9.80%。
2、CPU市场未来前景和开展趋势
(1)我国政府对国产 CPU 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提高
对该领域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政策日趋完善,为产业后续实现跨越式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未来,在科技领域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对国产 CPU 的支持还将持续,举措包括:1)对 CPU 相关企业的研发引导、资金支持以及财税优惠政策;2)支持企业顺利获得兼并重组、国际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强,提高国产化能力;3)加强应用端扶持,有助于国产化采购工作,将应用国产 CPU 芯片的整机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鼓励软件、周边设备对国产 CPU 进行优化和适配;4)加强人才培养,2019 年 10 月工信部发布消息称,将与教育部合作加强集成电路人才队伍建设,将集成电路设置为一级学科。
(2)中国仍长期是最大 CPU 消费市场,下游需求旺盛
国内仍将长期是全球最大的 CPU 消费市场。第一时间,计算机的用户基数十分庞大,迭代更新支撑起较大的 CPU 需求。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能源、交通、金融、水利、通信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国产 CPU 应用已在全国逐步铺开,对未来行业应用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其次,服务器芯片市场将继续在云计算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受益,尤其是在国内市场上,云计算市场规模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最后,工业控制领域的嵌入式 CPU 需求广阔,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现在正在向制造强国转型,智能化改造是重要方向,CPU 作为智能化的核心部件,将广泛应用于工控系统当中。
(3)国际供应链断裂和信息安全风险加剧,国内 CPU 加快开展步伐
现在,国内市场对进口通用处理器过度依赖,多数通用处理器产品需要从境外采购,桌面市场主要为 Intel、AMD 占领;服务器市场则主要为 Intel 垄断。我国对进口通用处理器的过度依赖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开展的一大软肋。近些年,受国际供应链不确定性影响,部分企业的 CPU 供应也成为问题。
(4)未来国产 CPU 的潜力巨大
政务及重点行业是国产 CPU 市场确定性最强的领域。随着自主 CPU 性能的不断提高和软件生态的不断完善,国内电子政务领域正在加大自主化推进力度,基于国产 CPU 的信息产品已经得到批量应用,相关重点行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召开国产 CPU 应用。对信息安全、供应链安全要求相对较高的领域,是国产 CPU 的优势市场,伴随着未来信息化的加速,桌面、服务器、嵌入式 CPU需求量均将增加。
(5)国产 CPU 存在赶超机会
我国 CPU 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正在快速逼近国际先进水平。第一时间,国内关于 CPU 的知识储备趋于完善。以龙芯中科为代表的国内CPU设计企业在CPU指令系统架构和微结构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次,国内技术人才的积累也在日趋丰富。随着国内芯片设计市场的不断扩大,在行业内已经沉淀一批技术人才,龙头设计企业都具备了稳定的核心设计团队。最后,CPU 进入后摩尔定律时期升级速度趋缓,国产 CPU 性能与国际主流水平逐步缩小,存在赶超的可能。
新技术、新架构将为国产 CPU 带来开展契机。云计算、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开展和成熟,将对传统计算需求形成巨大挑战,并创造出新的计算技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