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经理:13911702652(微信同号)
张老师:18610339331
航空发动机行业未来军民细分市场空间广阔(附报告目录)
1、航空发动机行业概述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顺利获得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热能为飞机给予飞行的动力。航空发动机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飞机的运载能力、航程长短和可靠性等关键性能,是航空装备产业开展的核心基础。航空发动机制造是航空工业中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对基础材料、加工工艺、装配工艺、基础试验等有着苛刻的要求。
相关报告: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航空发动机行业重点企业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航空发动机作为一种典型技术密集型产品,需要面临在高压高温、高负载以及高转速的极端特殊环境中长期反复工作,对其设计、加工及制造能力都有极高要求。
现代航空发动机技术与结构极为复杂,一般而言,单个民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数量接近两万件。发动机主机内的温度达到1800~1950K,压强达到50个大气压,转速达到50000/min。这些指标都对发动机叶片、轴承的材料提出了严峻挑战。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需要在1400~18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承受速度高达300m/s、压力高达20多倍静压的高压高速气流的冲击,并保持每秒上千转的转速。此外,航空发动机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大,上下游部件的流场和温度场的相互干扰影响了发动机工作稳定性,也增加了发动机的研制难度。航空发动机的高研发、高制造难度,集中考验了一国工业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从整体上来看,为了应对航空工业对航空发动机不断提高的性能要求,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正向着高性能(高温、高压比、高可靠性)开展,其提升除了依存于原材料性能的提升之外,更依存于制造环节对高性能要求的生产与实现。因此无论在研制阶段还是在量产阶段,航空发动机的开展除了发动机本身的设计水平外,必然离不开上游配套高性能零部件制造供应链的集群支撑。
2、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在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仅有美国、英国、俄罗斯等较少发达国家全面形成了开发及产业化能力。GE航空、普惠(P&W)、罗罗RR以及赛峰(SAFRAN)四家公司占领了中大型民用宽体客机航空发动机市场。由上述几家大型发动机公司交叉经营的CFM国际发动机公司(GE与SAFRAN合营)、IAE(P&W与罗罗RR合资)等合资公司占据了单通道飞机及支线飞机等其他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绝对份额。在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上述主流航空发动机公司整体形成寡头格局。
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交付量情况
CFM国际发动机公司作为GE航空与赛峰合营公司,因其核心产品CFM56系列发动机以及LEAP-X发动机在民用客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市场份额长期处于市场首位。CFM56系列是航空历史上销量最高的发动机系列(截至2019年6月,交付量已经超过31,000台)。LEAP-X作为CFM 国际发动机公司于2008年推出的全新一代基线涡扇发动机,为未来窄体飞机的替代品给予动力。现在LEAP发动机是C919以及波音737部分系列的动力装置,并占据空客A320 Neo系列59%的市场份额。至2018年,CFM生产重心已从CFM56过渡到了LEAP发动机,已累计交付了3,218台LEAP发动机,其中LEAP发动机的产量较2017年翻了一番。CFM在2018年取得的LEAP发动机订单已经远远超过CFM56,共取得3,337台发动机的订单,包括126台CFM56发动机(含商用,军用及备发)和3,211台LEAP发动机(含购买承诺及备发)。
(1)全球民用机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跨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航空运输业在全球经济开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
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旅客周转量达到81,574亿公里,同比增加6.8%,2010年至2018年期间,累计实现增长65.2%,复合增长率达到5.73%,预计未来20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未来包括中国、印度、东南亚国家、拉美地区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旅客航空出行将保持较快增长,成为世界范围内航空运输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2)中国民用机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航空装备市场之一,民航装备产业的开展却较为落后,现在投入运营的只有新舟系列和ARJ21两种支线飞机,干线飞机全部依靠进口。为有助于我国民机开展,国务院批准组建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开展,推出了中国首架自研的大型干线客机C919,承担我国民航飞机产业化的重任。虽然当前C919仍采用进口的LEAP发动机,但在制造强国的开展目标下,完全自主化是我国民航装备产业的必由之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成熟,国产发动机将有望在C919后续型号上使用,实现进口替代,从而实现完全自主化的开展目标。
中国民航飞机需求广,进口替代空间大。预计到2038年我国机队规模将达到10,344架,未来二十年,我国预计将交付客机9,205架,价值约1.4万亿美元。通常发动机占民航客机总价值的比例为15~30%,则未来二十年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100~4,200亿美元,年均市场规模达到105~210亿美元。
3、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开展分析
世界军用航空发动机主要由美俄英主导,我国由于航空发动机研制起步较晚,现在处于快速开展阶段。2002年,某国产发动机定型,中国完成自行研制的全过程,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的第五个航空发动机生产国。2005年12月,某项目发动机研发成功,成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我国2019年军用飞机数量达3,210架,总量远少于美国(13,266架)和俄罗斯(4,163架),居全球第三位。战斗机方面,美国战斗机保有量为2,657架,主要为三代与四代战斗机,二代战机基本淘汰;我国战斗机保有量为1,603架,主要仍为二代和三代战斗机,二代战斗机仍占据近50%比重。军用直升机方面,我国保有量903架,美国保有量5,471架,差距较大。由此可见,我国军机在数量上及代际结构上仍然有很大空间亟待填补,现在各类型国产发动机已基本能满足我国军机装配需求,因此在军机订单加速及换代升级的带动下,国产军用航空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航空发动机基本概述
1.1 航空发动机定义及分类
1.1.1 航空发动机定义
1.1.2 航空发动组织造
1.1.3 航空发动机分类
1.1.4 航空发动机特点
1.2 航空发动机细分介绍
1.2.1 活塞式发动机
1.2.2 涡轮喷气发动机
1.2.3 涡轮风扇发动机
1.2.4 涡桨发动机
1.2.5 涡轴发动机
第二章 2016-2020年航空发动机产业开展环境分析
2.1 政策环境
2.1.1 税收优惠相关政策
2.1.2 行业开展政策汇总
2.1.3 实施军民融合战略
2.1.4 中国制造2025政策
2.2 经济环境
2.2.1 宏观经济概况
2.2.2 工业运行情况
2.2.3 固定资产投资
2.2.4 宏观经济展望
2.3 社会环境
2.3.1 国防预算支出规模
2.3.2 制造业转型升级
2.3.3 国防军事建设目标
2.3.4 国际军事形势严峻
第三章 2016-2020年全球航空发动机行业开展分析
3.1 全球航空发动机开展综况
3.1.1 行业开展历程
3.1.2 行业研发状况
3.1.3 市场竞争格局
3.1.4 主要企业分析
3.1.5 行业开展动态
3.1.6 行业开展方向
3.2 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开展分析
3.2.1 民航发动机开展现状
3.2.2 民航发动机主要产品
3.2.3 细分市场开展状况
3.2.4 民航发动机竞争格局
3.2.5 民航企业开展状况
3.2.6 民航发动机开展趋势
3.3 全球军用航空发动机开展分析
3.3.1 军航发动机开展现状
3.3.2 美国行业开展历程
3.3.3 俄罗斯行业开展分析
3.3.4 无人航空发动机市场
3.3.5 军机行业开展趋势
第四章 2016-2020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开展分析
4.1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分析
4.1.1 产业链构成
4.1.2 发动机研制
4.1.3 高端金属材料
4.1.4 动力控制系统
4.1.5 主要零部件
4.1.6 叶片类型介绍
4.1.7 发动机维修及维护
4.2 航空发动机行业开展特点
4.2.1 基于核心机衍生开展
4.2.2 研发制造技术难度大
4.2.3 研发制造周期长
4.2.4 研发制造经费投入多
4.2.5 发动机产品附加值高
4.2.6 军民发动机通用性强
4.3 航空发动机价值分析
4.3.1 发动机整体价值
4.3.2 生命周期费用拆分
4.3.3 发动机部件价值
4.3.4 发动机制造成本
4.4 2016-2020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开展态势
4.4.1 行业开展历程
4.4.2 行业开展现状
4.4.3 市场规模分析
4.4.4 产业格局分析
4.4.5 科研院所体系
4.4.6 关键技术分析
4.4.7 发动机研制动态
4.4.8 行业开展机遇
4.5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开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4.5.1 行业开展差距
4.5.2 开展落后原因
4.5.3 行业开展对策
第五章 2016-2020年军用航空发动机开展分析
5.1 军用航空发动机开展综述
5.1.1 市场垄断格局
5.1.2 市场需求分析
5.1.3 价值链条分析
5.1.4 中国开展阶段
5.1.5 适航管理分析
5.2 军用航空发动机特征分析
5.2.1 第三代发动机
5.2.2 第四代发动机
5.2.3 第五代发动机
5.2.4 第六代发动机
5.3 军用航空发动机维修保障模式开展趋势
5.3.1 维修策略趋势
5.3.2 维修技术趋势
5.3.3 维修服务趋势
第六章 2016-2020年民用航空发动机开展分析
6.1 民用航空发动机开展综述
6.1.1 民用发动机概况
6.1.2 关键制造技术
6.1.3 民营企业开展
6.1.4 租赁市场分析
6.1.5 维修市场分析
6.2 民用航空发动机运行支持体系分析
6.2.1 运行支持体系市场需求
6.2.2 运行支持体系制约因素
6.2.3 标杆企业运行支持体系
6.2.4 运行体系架构设计方法
6.2.5 运行支持体系架构设计
6.2.6 运行支持体系总体架构
6.3 中小型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分析
6.3.1 市场开展特点
6.3.2 市场开展现状
6.3.3 自主研发难点
6.3.4 自主研发路径
6.3.5 产品研发谱系
第七章 2016-2020年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上游航空材料市场分析
7.1 航空材料业开展概况
7.1.1 航空材料应用要求分析
7.1.2 航空材料行业开展地位
7.1.3 中国航空材料开展历程
7.1.4 重要航空材料研发综况
7.1.5 航空复合材料研发综况
7.1.6 航空航天材料开展方向
7.2 2016-2020年航空材料市场运行情况
7.2.1 全球航空材料市场规模
7.2.2 中国航空材料市场空间
7.2.3 中国航空材料需求规模
7.2.4 中国航空材料细分市场
7.2.5 中国钛合金材料市场规模
7.2.6 航空材料项目投资动态
7.2.7 航空材料市场开展机遇
7.3 航空复合材料市场开展分析
7.3.1 全球航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
7.3.2 中国航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
7.3.3 中国航空复合材料细分产品
7.3.4 中国航空复合材料项目动态
7.3.5 中国航空复合材料市场前景
7.3.6 中国航空复合材料开展趋势
7.4 航空发动机先进材料应用分析
7.4.1 高温合金材料
7.4.2 超高强度钢
7.4.3 金属间化合物
7.4.4 碳/碳复合材料
7.4.5 碳纤维复合材料
7.4.6 纳米复合材料
7.4.7 陶瓷基复合材料
7.4.8 树脂基复合材料
7.4.9 金属基复合材料
7.5 航空发动机材料应用及管理分析
7.5.1 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特点
7.5.2 航空发动机材料创新需求
7.5.3 航空发动机材料应用问题
7.5.4 加强发动机材料质量管理
7.6 航空智能材料的种类及开展建议
7.6.1 智能材料的主要种类
7.6.2 智能材料结构的研发
7.6.3 智能材料的问题和建议
7.7 航空材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开展对策
7.7.1 航空材料行业面临挑战
7.7.2 航空材料行业政策建议
第八章 2016-2020年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下游飞机制造业市场分析
8.1 全球飞机制造业开展分析
8.1.1 通用飞机出货规模
8.1.2 著名飞机制造公司
8.1.3 商用飞机竞争状况
8.1.4 大型客机试飞状况
8.1.5 飞机安全事故状况
8.1.6 客机市场需求预测
8.2 中国军用飞机开展综况
8.2.1 军用飞机类型
8.2.2 开展状况分析
8.2.3 直升机开展状况
8.2.4 军机开展趋势
8.3 中国民用飞机开展态势
8.3.1 民用飞机类型
8.3.2 民航客机特点
8.3.3 市场运行状况
8.3.4 行业出口前景
8.3.5 行业开展机遇
8.4 中国大飞机开展潜力分析
8.4.1 大飞机产业开展概述
8.4.2 大飞机制造支持政策
8.4.3 大飞机产业开展现状
8.4.4 大飞机制造产业集群
8.4.5 大飞机制造转型升级
8.4.6 大飞机产业开展前景
8.5 中国运输机开展态势
8.5.1 运输飞机数量
8.5.2 竞争格局分析
8.5.3 运输机场规划
8.6 中国战斗机开展潜力分析
8.6.1 市场开展格局
8.6.2 细分结构分析
8.6.3 中国市场展望
第九章 2016-2020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进出口分析
9.1 2016-2020年中国航空器用活塞内燃机进出口数据分析
9.1.1 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9.1.2 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9.1.3 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
9.2 2016-2020年中国航空器发动机零件进出口数据分析
9.2.1 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9.2.2 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9.2.3 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
9.3 2016-2020年中国航空航天喷气发动机进出口数据分析
9.3.1 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9.3.2 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9.3.3 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
9.4 2016-2020年中国航空器及航天器喷气发动机的零件进出口数据分析
9.4.1 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9.4.2 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9.4.3 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十章 2017-2020年国际航空发动机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10.1 A
10.1.1 企业开展概况
10.1.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0.1.3 航空发动机产品
10.1.4 企业开展动态
10.2 B
10.2.1 企业开展概况
10.2.2 2017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0.2.3 2018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0.2.4 2019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0.2.5 航空发动机产品
10.2.6 企业开展动态
10.3 C
10.3.1 企业开展概况
10.3.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0.3.3 航空发动机产品
10.3.4 企业开展动态
第十一章 2017-2020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11.1 A
11.1.1 企业开展概况
11.1.2 企业创建过程
11.1.3 企业资产规模
11.1.4 企业产品介绍
11.2 B
11.2.1 企业开展概况
11.2.2 经营效益分析
11.2.3 业务经营分析
11.2.4 财务状况分析
11.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2.6 公司开展战略
11.3 C
11.3.1 企业开展概况
11.3.2 经营效益分析
11.3.3 业务经营分析
11.3.4 财务状况分析
11.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3.6 公司开展战略
11.3.7 未来前景展望
11.4 D
11.4.1 企业开展概况
11.4.2 经营效益分析
11.4.3 业务经营分析
11.4.4 财务状况分析
11.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4.6 公司开展战略
11.4.7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二章 航空发动机行业投资潜力及风险预警
12.1 航空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12.1.1 产业链投资机会
12.1.2 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12.1.3 重点企业投资机会
12.1.4 行业总体投资策略
12.2 航空发动机行业投资机遇分析
12.2.1 重大专项机遇
12.2.2 军民融合机遇
12.2.3 中国航发创建
12.2.4 行业投资建议
12.3 航空发动机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12.3.1 政策风险
12.3.2 竞争风险
12.3.3 技术风险
12.3.4 运营风险
第十三章 2021-2026年航空发动机开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3.1 航空航天产业开展前景及趋势
13.1.1 产业开展趋势
13.1.2 未来开展方向
13.1.3 绿色航天趋势
13.1.4 通用航空趋势
13.1.5 产业开展空间
13.2 航空发动机行业开展趋势分析
13.2.1 航空发动机开展方向
13.2.2 涡轮发动机趋势特点
13.2.3 军用发动机开展趋势
13.2.4 民用发动机开展趋势
13.3 航空发动机市场空间预测
13.3.1 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预测
13.3.2 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预测
13.3.3 中国军用飞机市场规模预测
13.3.4 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预测
拔打EBET易博(中国)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01089218002,24小时值班热线杜经理:13911702652(微信同号),张老师:18610339331
点击“在线订购”进行报告订购,EBET易博(中国)的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发送邮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EBET易博(中国)的客服人员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您可直接下载“订购协议”,或电话、微信致电我公司工作人员,由我公司工作人员以邮件或微信给您“订购协议”;扫描件或快递原件盖章版
户名: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复兴路支行
账号: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户订购EBET易博(中国)产品,公司都将出具全额的正规增值税发票。发票EBET易博(中国)将以快递形式及时送达。